五月天言情小说 > 红妆小译官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白天 黑夜

第 28 页

 

  「巧儿,巧儿,你冷静点。」不管她怎么说,他都不会让她到疫区去,那太危险了。

  「如今疫区封闭,不是说去就能去的,我是因为有陛下允许,你还有四夷馆的差事,不能丢了就跑,这回你得听我的话,留在家里。」

  「我……我我我……」顾巧扁起嘴,却说不出任何反驳的话,最后只能耍赖地哭了。

  「……我要去。」

  「哭也没有用,这次我不会心软。」荣焕臣硬着心肠说道。

  「我要去,你不让我去,我就算偷偷爬上你们的马车也要去……」

  「不准。」

  「荣焕臣你讨厌,你恶霸,你没良心……」

  「不可以。」

  这一次当真是哭也没用了,荣焕臣逼自己无视她的眼泪及撒娇,甚至在出发前让府里护卫好好看守住她,不让她有机会钻空子,然后选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时间……跑了。

  第八章 自告奋勇去疫区(2)

  荣焕臣偷跑后,从刘总管到春桃都以为顾巧会大大的发一次脾气,想不到她相当冷静,四夷馆的课还是照上,不过在她下了学之后竟没有直接回府,而是让马车拐了个弯,进宫求见盛昌帝。

  按理说她身为诰命夫人,应该只能求见皇后才是,偏偏她还有个四夷馆的教职,领的是同八品俸禄,而且她身上穿的是女官服,不是诰命服。

  盛昌帝听陈公公转述顾巧是为了疟疾之事而来,心忖就当给荣焕臣一个面子,接见了顾巧。

  想不到顾巧一来就给了他一个大惊喜。

  她缓缓步入御书房,原欲行跪拜大礼,但盛昌帝却免了她的礼。

  「眼下并非朝会,朕接见臣子时可以不必行大礼。」他说道。

  顾巧只能行了一个福礼,然后一番惊天动地的话就像火炮一样砸到了盛昌帝头上。

  「启禀陛下,对于沿海地区如今肆虐的疟疾,妾身有办法!」

  盛昌帝讶异地看着她,「朕以为你是来请求随荣将军一起到疫区去?听说那一带是你的家乡,荣将军出发前曾来求朕,说你一定会想尽办法跟去,让朕无论如何不能同意你进入疫区……」

  顾巧脸色微沉,在心中骂了荣焕臣数百次,但面上仍波澜不惊地道:「妾身确实想去,也知道夫君会极力阻止,今天妾身就是特地来求见陛下,给陛下一个不得不让妾身去的理由。」

  果然是个通透的女人,盛昌帝被她调起了好奇心。「你说。」

  顾巧是带着东西来的,此时陈公公将她带来的一小箱子书本取来,放在了一旁,看着这些书彷佛有了底气,她沉声说道——

  「妾身师从西方学者史密斯,史密斯其实最专精的是医学,在治疗及预防疟疾上西方已经有了很好的办法,而且像我们一直认为疟疾的产生是因为瘴气,其实也是错误的,这些事情史密斯虽然没有留下医书,但他口述与妾身的内容,妾身都做成了纪录,这些书籍便是妾身将以前学习的内容装订成册,今日便献给陛下,希望对疟疾能有帮助。」

  盛昌帝拿起书翻了翻,书中是西语及已经通译好的文字交杂,其中有些画线的地方,他多看了一眼,突然来了兴趣。「你说疟疾的产生,不是因为瘴气,而是因为蚊虫?」顾巧慎重地点头。「这是可以证明的,以往疟疾都发生在南方云贵川等瘴疠之气重的地方,大夫们便将缘由归咎于瘴气。然而这回的疟疾却发生在鲁省沿海,那里可没有什么瘴疠之气,反而海风强劲,瘴气根本留不住。」

  「陛下仔细想想,南方就是因为气候潮湿炎热所以多蚊虫,而今年北方春日多雨,入夏酷热,替蚊虫的滋生形成了良好的条件,因此才会在沿海形成疟疾,所以妾身说疟疾是经由蚊虫传递的,并非虚言。」

  盛昌帝是个聪明人,一听她合理的解释,马上联想到如果按照她的说法,如今对于疟疾的处置可能就不那么适当了,于是这位英明的君王脸色开始有些变化了。

  「你既说疟疾由蚊虫传递,那会由人传人吗?」

  「不会。」顾巧脸色也是极为难看,这就是为什么她急着赶到沿海去。

  「所以最好尽快扑灭蚊虫,把康健的人疏散开来,但现在所有人都关在城里,脏的地方更脏,形成更多蚊虫,只怕疟疾的传递会越来越迅速、越来越严重。」

  盛昌帝眯起眼,开始正视这件事,方才她刚进门时,他的确轻视了她来的目的,但这个被他主动封了诰命及教职的女子,毕竟不是一般任性的后宅妇人,不会单纯的用家事来烦扰她说的事,就目前看来确实顶顶重要。

  「既然如此,你说史密斯还留下了预防及治疗疟疾的方法是吗?」盛昌帝连忙问道。

  「是的,预防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药水浸泡纱帐,封住门窗及用来当床帐,避免蚊虫叮咬;户外还要清理淤积的污水以避免蚊虫生成,还有可制作一些驱虫驱蚊的药剂,在疫区内喷洒……种种方式,妾身的书内也有做下记录说明,可以让驻紮在疫区的官兵们快点实行。」

  「那治疗呢?」盛昌帝又问,这才是他最重视的。

  「这便有些棘手,需要多人配合。」顾巧凝重地道:「在遥远的海外有一种树,名为金鸡纳树,它的树皮中有一种成分可以治疗疟疾。但是这种树我朝并不生长,所以史密斯住在海口村那几年也对此做过研究,寻求替代的植物。」

  「最终让他发现了一种叫臭蒿的植物,这种植物在前朝先贤的医学典籍上就有提到,只是它在南方川渝一带盛产,却不能食,气味辛臭,所以被忽略了。

  「史密斯留下了由臭蒿提取出治疗疟疾的臭蒿液的办法,臭蒿不能煮沸也不能碰到高热,否则药性全失,处理起来相当麻烦,妾身却是已经从史密斯那里学会了这方法,所以妾身才斗胆求见陛下,请陛下让妾身赴疫区,妾身虽有私心,却也知道孰轻孰重。」

  盛昌帝沉吟了一下。「你如何证明所谓的臭蒿液真的有用?」

  顾巧早知道他会问这个问题,沉着地回道:「妾身在面圣之前,已经由药铺买到市面上少数流通的臭蒿,花了两日时间提取出了一小瓶臭蒿液,陛下尽可以找个染上疟疾的病人试验其成效,若不能治,请陛下治妾身的罪!」

  她说得斩钉截铁,一点后路都不替自己留,盛昌帝神情复杂地看着她,万一事不成,想替她开脱都没办法,届时不知如何向荣焕臣交代。

  不过见识过西学某些原理的神奇,盛昌帝其实已经相信了,眼下时间不多,最终还是当机立断地道:「你所求之事,朕准了。」

  荣焕臣带来的驻军及太医驻紮在滨州城的衙门,距离海口村不到一日的路程,他除了在第一日瞒着所有人偷偷的赶到顾家去探个究竟,留下安抚的话,之后回到滨州城就忙得再也没有停歇过。

  已经一个月过去,天气越来越炎热,染上疟疾的百姓有增无减,荣焕臣急得心火上炎,光是视察及宣抚就已经花费了他大半心力,州城里的百姓因为不得出入,没病的怕自己染病,有病的怕自己死,几乎已快到达忍耐的极限,再一步就是民变,如果真闹到这个地步,他难辞其咎。

  他忍不住请来随行的老太医一问究竟,这位太医姓李,是一位清高又古板的人物,在太医院人缘并不好,才会被推着接取这吃力不讨好的任务。

  然而来到这个地方,他并没有改变高傲的态度,因为这里即使聚集了不少大夫,他的资历及官位仍是最高,所以此地行医施药几乎是他的一言堂,如今情况恶化,自然头一个便是找他。

  李太医来时衣袂飘飘,崭新的长袍一尘不染,与荣焕臣的迩遢形成强烈对比,他退了一步,一副嫌弃的模样,并不想与荣焕臣太靠近。

  「荣将军不知寻老夫何事?」他淡淡地问道。

  「李太医,你和我说说现在究竟是什么情况,染病的百姓都喝了药,为何情况没有改善,反而更多人生病了?」荣焕臣对李太医这种道貌岸然的态度着实有些不满,但碍于对方的医术,所以话说出口勉强保持着礼数。

  李太医却不领他这个情,只是照本宣科地道:「所谓疟疾,就是感受了疟邪,内犯心神与卫气相集,与阴争则寒,与阳争则热,所以得了病的病人,或先热后寒,或先寒后热,阴阳相移,盛虚更替,疟邪与卫气相离,汗出症止,故疟疾发有定时。老夫先给大柴胡汤,外解表邪,内通里实;继之以桂苓甘露散清暑泄热,或是白虎汤,清热生津……」

  「够了够了,不管你用的大柴胡汤、白虎汤,还是桂苓什么散的,总之我没有见到疫情好转,你可有其他的办法?」对于每次询问李太医都只会掉书袋,荣焕臣听了都心里窝火。

 

上一章 下一章
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