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好二十分钟,已经讲了三十五分钟,周氏十分慷慨。
  刚想离去,那个美女却折返自我介绍,“我叫王启如,是周先生的助理,关小姐是警方督察?真是难得的漂亮。”
  她一定是上海人,广东人无论如何不会有这样婉转动听的口才。
  遂心笑。
  她说下去:“我可以保证,新民同此案无关,我们在一起三年多,他对那女孩仁至义尽。”
  遂心欠欠身,“我完全同意。”
  “关督察真是明白人。”她宽慰。
  她替遂心换一杯咖啡。
  遂心问:“王小姐你可见过妙宜?”
  她摇摇头,“人际关系应当化繁为简,我也没有兴趣见辛玫丽及她的孩子。”
  “可是,她知道你的存在。”
  王启如笑一笑,“新民三年前已单方面申请离婚,期限将届,辛玫丽自然知道我这个人。”
  “她可有找你麻烦?”遂心问。
  “她很明白事理,房子、孩儿、还有大笔现款,全照她要求拨至她名下,她相当满意。”王启如说。
  遂心冒昧问:“你真心爱周新民?”
  “关小姐,我今年二十八岁,已不算年轻,三年前在工作时认识周先生,没有他搭救,不堪设想,我十分敬爱他,愿意侍候他,这是我真心答案。”
  “可否告诉我,你当时做什么职业?”
  “我推销电子字典,每星期跑烂一双鞋。”
  遂心不出声。
  都是一样的故事,昔日粗糙的她今日养尊处优,外形焕然一新。
  彼此都是成年人,一授一受,公平交易,皆大欢喜。
  “第一任周太太患什么病你可知道?”
  “第一任周太太在美国旧金山居住,身体健康。”
  “呵,我指周妙宜的母亲。”
  “我不知道,我从不主动提问,人家不告诉我的事,我不便追究,所以我的生活很简单愉快。”
  她极具智慧。
  遂心点点头。
  这王启如一直微微笑,像是胸有成竹。
  “很快同周先生举行婚礼了吧。”
  她非常坦白:“没想过,现在也什么都有,结了婚又离婚,干什么呢,不如安于现状。”
  这才是男人心目中理想伴侣吧,不过,必须完全没有感情,才能这样撇脱,像一个公务员,做妥工夫,按时出粮。
  遂心也微笑。
  王启如送客。
  看到大堂前时钟,才知道原来已经十点正了。遂心离开新民机构后,主人家缓缓走出来。
  王启如过去捉住他。
  “问你什么?”
  “妙宜母亲的事。”
  “你怎么回答?”
  “我什么都不知道,无从答起。”
  周新民说:“那关督察,长得真像妙宜,笑起来,先朝下弯一弯嘴角,同妙宜的习惯一样。”
  王启如轻轻说:“我从未见过妙宜,无从比较。”
  “是,”周新民说:“你的确没与她见过面。”
  遂心没有听到那一番话。
  她折返办公,画了一张图表,把所在中心人物全部列清楚。
  黄江安走进来看到,说:“可是与人无尤?”
  遂心看他一眼。
  “周妙宜极度不快乐。”
  黄督察说:“我同你也不是时时快乐。”
  “你也有道理,阿黄,周妙宜的母亲叫什么名字?”“吴丽祺,十年前去世。”
  遂心追问:“因病辞世?”
  “相信是。”
  “相信?你猜测,没有肯定答案?”
  黄督察答:“十年前往事,与本案无关,何必去揭人疮疤。”
  “也许,这事造成一个女孩心灵创伤。”
  黄江安大声答:“我心上也有阴影伤痕,家父嗜赌,我月月欠交学费,这不代表十年后我会杀人,或是自杀。”
  遂心瞪他一眼。
  “我最反对童年阴影谬论,某人童年时家境贫苦,于是成年后形成贪污,又某人孩提时父母离异,故此他打劫银行,一个人要自己争气,月薪五百元也要努力工作,同年薪三百万一般殷勤。”
  遂心轻轻鼓掌,“好励志的演说。”
  阿黄没好气,“我说的是真心话。”
  “你也有道理。”
  他总结:“我是野草,不是温室里的花。”
  野草生长得最快最高,雨后石缝子里一大蓬一大蓬争着出世。
  “不,”遂心轻轻说:“你是劲草。”
  黄江安一听,高兴得鼻子都红了,“真的,遂心,你真的那么想?”
  遂心看着他,“我是你的知己,现在,请把吴丽祺这个人的故事告诉我。”
  黄督察气结。
  “何必浪费我的时间呢,你不说,我也查得到。”
  阿黄只得说:“吴丽祺生前是一名歌星,艺名荔枝。”
  遂心抬起头,“没听说过。”
  “歌星分许多等级,十多岁的时候,荔枝在夜总会做即影即有的拍照女郎。”
  “一定长得很美。”
  他请同事把档案照片传过来。
  看到照片后遂心惊异,“呵,遗传因子的神秘力量。”
  照片里的人同周妙宜长得一模一样,像是妙宜一日悉心打扮参加化装舞会。
  “百分之百相似!”
  所以辛玫丽不愿兄弟同周妙宜有进一步发展,竭力阻止,原来见到她就等于见到她母亲。
  “命运也一样,”黄说:“享有美貌,却没有长寿。”
  “何处可以得到更多资料?”
  “夜总会里有老同伴,一个叫石榴的女子,与她最谈得来。”
  “请把住址给我。”
  “已派伙计去过问话,石榴女士只推说不记得那么多。”
  “我再去。”
  石女士住在一个大型中等住宅区内,远看大厦像一幢幢高耸石碑,密密麻麻是窗孔,都是人家。
  可是,夜总会女郎能够在大厦一个小单位内平安终老,已是一种福气。
  遂心买了一大篮水果,找到门牌,她按铃。
  一个女佣前来开门,呵,还有人服侍,可见年轻时有打算。
  那中年女佣略看一下便打开门,“妙宜,你好久不来,你石姨整日牵挂你。”伸手接过礼物。
  呵,终于有人面对面叫她妙宜。
  女佣引她进屋,小小几百平方尺的公寓打扫得很干净,可是看得出家具窗廉都是十多二十年前的式样。
  有人在房门口惊喜地说:“妙宜,你来了。”
  遂心轻轻迎上去。
  那中年妇女握紧她的双手,“手那么冷,为什么不多穿件衣服?”
  态度亲热,叫遂心心酸。
  遂心看得出石女士的眼睛不太好,于是轻声问:“医生怎么说?”
  “还不是叫耐心轮候做手术。”
  遂心在她身边坐下。
  石女士顺手取过一把剪刀,在长桌上画来画去,嘴边念着:“针、针、剪刀替你做媒人。”
  果然,一枚针被剪刀尖的摄石摄住带上来。
  石女士笑说:“一听见有人做媒,针就急急跑出来,百试百灵。”
  她比她的真实年岁老大,仿佛已经七老八十。
  遂心微微笑,“你还做针线?”
  “眼睛不灵,只能打毛线。”
  “看电视可行?”
  “可以听到剧情。”
  女佣切开水果捧上来,叮嘱说:“妙宜你多来看石姨。”
  “你大半年没来了,可是学业比较忙,抑或男朋友不放你?”笑嘻嘻,一点不生气。
  石姨容貌娟秀,头发衣着都十分整齐。
  她与世隔绝,她还未知道周妙宜的命运。
  遂心默不作声。
  “呵,这桃子香极了。”
  遂心说:“石姨多吃点。”
  刹那间,她像是代入了妙宜的身分。
  公寓在三楼,窗外平台上的声音听得很清楚,一群儿童正在嬉戏,互相叫朋友的名字。
  这间公寓里的时间空间同外头不一样。
  石姨忽然说:“从前姐妹闺中,有一个叫香桃。”
  遂心耐心点点头。
  石姨没有将来,脑海里只有过去回忆。
  “你母亲叫荔枝,我叫石榴,另外有香桃、萍儿以及榴连。”
  “一篮水果。”
  “可不是,妙宜,你最爱什么?”
  “石榴,”这是真心话,“真美,嫣红宝石似透明一颗颗,清香甜美,只带一丝涩味,止渴生津。”
  “妙宜你最懂讨石姨欢心。”
  遂心几乎忘记此行目的,竟陪石姨聊起天来。
  “那年,我们几个女孩子在夜总会卖香烟、推销啤酒、拍照……穷家女其实很窘,但居然也有欢笑。”
  遂心说:“荔枝一定最蠢。”
  “最漂亮是她,最笨也是她,我们养活自己就够,她还有一个女儿要照顾,那就是你了,妙宜。”
  “周妙宜。”遂心喃喃说。
  “不,那时你叫吴妙宜。”
  “父亲是谁?”
  “荔枝从来不说,记得吗,你由我们各人带大,直至她遇见周新民,阿周对你俩真好,荔枝从此再世为人,海阔天空。”
  石姨说话腔调有点像广播剧,韵味十足。
  “荔枝也没忘了我们,时时有照顾,开一家花店,叫我们过去帮忙,众女当中最凉薄是萍儿,专讲是非,后来去了南洋,据说是马来西亚,再无影踪。”石姨说
  遂心微笑,“也许嫁了拿督。”
  “可不是,”石姨也笑,“世事多意外。”
  她俩愈谈愈投契。
  女佣说:“妙宜,留下来吃碗鲍鱼鸡粥。”
  那忠仆伸手招呼她。
  遂心说:“可要帮忙?”
  她走进厨房。
  “你石姨患胰脏癌已到末期,你多来探访她。”